ICG-NH2,吲哚菁绿-氨基
CAS:1686147-55-6,Indocyanine Green-Amine
别称:
ICG-Amine
|
性状:
绿色粉末
|
分子式:
C47H56N4O4S
|
溶解性:
二氯甲烷
|
储存:
-20°C,避光
|
纯度:
95%+
|
保质期:
1年
|
运输条件:
低温运输
|
应用:
生物成像
|
温馨提醒: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
产品描述
ICG-NH2,即吲哚菁绿-氨基,是一种基于吲哚菁绿(ICG)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得到的衍生物,它继承了ICG的近红外荧光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其吸收和发射波长上:ICG-NH2的最大吸收波长约为785纳米,而最大发射波长则约为821纳米。这两个波长均位于近红外光谱区域,使得ICG-NH2在生物成像应用中具有优势。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因其能够穿透较深的生物组织而备受青睐。在生物体内,血液、水分和其他组织成分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会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在近红外区域。因此,ICG-NH2的近红外荧光特性使其能够在不破坏生物组织的情况下,实现更深层次的成像。
此外,近红外荧光成像还能有效减少背景荧光的干扰。在可见光区域,生物组织自身会发出一定的荧光,这种自发荧光会干扰成像效果,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而ICG-NH2的荧光发射波长远离了生物组织的自发荧光范围,因此能够在成像过程中大大减少背景荧光的干扰,提高成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小工具
快速订购



产品问答
ICG-NH2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ICG-NH2是一种氨基修饰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其氨基基团(-NH₂)可与羧酸基团(通过EDC/NHS活化)、醛基或环氧基等反应,用于共价偶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核酸)或功能化材料(如纳米颗粒、水凝胶),适用于活体成像、靶向药物开发和分子探针构建。


相关产品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