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E-SiR,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硅基罗丹明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silicon rhodamine
别称:
磷脂-硅基罗丹明
|
性状:
红色或橙红色的粉末状
|
分子式:
N/A
|
溶解性:
溶于有机溶剂
|
储存:
-20°C,避光
|
纯度:
95%+
|
保质期:
1年
|
运输条件:
低温运输
|
应用:
药物载体
|
温馨提醒: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
产品描述
磷脂-硅基罗丹明是由磷脂与硅基罗丹明染料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荧光探针。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的两亲性结构,在水溶液中可自发组装成脂质双分子层,这种结构特性使其能够与生物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良好兼容,赋予探针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细胞膜亲和力。硅基罗丹明是在罗丹明母体结构基础上引入硅原子形成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硅原子的引入改变了分子的电子云分布,使染料的光谱发生红移,激发波长通常大于 600nm,发射波长约 680nm,处于近红外光区。该波段光在生物组织中散射和吸收较低,可穿透较深的组织,减少背景干扰。硅基罗丹明还具备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水溶性,在生物样本中不易淬灭,且能够均匀分散。同时,硅基罗丹明具有细胞渗透性,可作为特异性 DNA 探针,准确标记细胞内 DNA。通过将磷脂与硅基罗丹明结合,所得探针既具备磷脂的生物学特性,又保留硅基罗丹明的荧光优势,可用于生物成像和细胞标记,为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提供有效工具。
小工具
快速订购



产品问答
与传统的罗丹明染料相比,硅基罗丹明有何优势?
硅基罗丹明在保留了传统罗丹明染料的水溶性和耐光漂白性的性能的同时,通过改变其结构和偶联元素使其吸收和发射红移,集成近红外的荧光特性,更有利于生物样品中重要离子、分子和蛋白的分析成像。


相关产品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