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Polyethylene Glycol-glycyrrhetinic-acid
别称:
磷脂-聚乙二醇-甘草次酸
|
性状:
白色粉末
|
分子式:
N/A
|
溶解性:
氯仿、DMSO
|
储存:
-20°C
|
纯度:
95%+
|
保质期:
1年
|
运输条件:
低温运输
|
应用:
化合物递送
|
温馨提醒:
仅供科研,不能用于人体实验
|
DSPE-PEG-GA,即磷脂-聚乙二醇-甘草次酸,是一种复合分子,由DSPE(磷脂酰乙醇胺)、PEG(聚乙二醇)和甘草次酸三个部分组成。DSPE:1,2-二硬脂酰基-sn-甘油-3-磷酸乙醇胺,是一种常用于脂质体和脂质纳米颗粒配方中的磷脂。它提供了分子的脂质特性,有助于维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PEG:聚乙二醇链,分子量可选。PEG的加入提高了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循环时间。聚乙二醇化减少了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增强了颗粒的隐形性能。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或glycyrrhetic acid)是一种五环三萜物质,由草药光果甘草的甘草酸水解得到故而得名。甘草次酸可以看作是β-香树脂醇(齐墩果烷型)的衍生物,从而作为甘草酸的糖苷配基。



首先合成 DSPE-PEG 中间体。通常是将 DSPE 和活化后的 PEG 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比如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和活化剂(如 N-羟基琥珀酰亚胺等),使 DSPE 的活性基团与 PEG 的一端反应,得到 DSPE-PEG 中间体。
然后将甘草次酸与 DSPE-PEG 中间体进行偶联反应。甘草次酸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化处理,使其具有能够与 DSPE-PEG 中间体反应的活性基团。活化方法可以根据甘草次酸的具体结构和反应活性来选择,比如可以使用碳二亚胺类试剂将其羧基活化。活化后的甘草次酸与 DSPE-PEG 中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将甘草次酸连接到 DSPE-PEG 的另一端,得到 DSPE-PEG-glycyrrhetinic acid 产物。
最后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可以采用柱层析、透析等方法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得到纯净的 DSPE-PEG-glycyrrhetinic acid 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