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C、DSPA、DPPE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应用
瑞禧生物2025-02-14   作者:ws   来源:
字号大小:

文献: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肝cancer HepG2 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文献链接: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90073a0476000007c18c22b59293298f&sc_from=pingtai4&cmd=paper_forward&wise=0

作者:郑宏志,张 悦,周晓东,赵春容,何光彬,孟 欣,罗 文

相关产品: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

二棕榈酰磷脂酸(DSPA)

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DPPE)

原文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cancer HepG2 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观察其形态,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等性质;将人肝cancer HepG2 细胞随机分为 5 组,对照组、多西紫杉醇组(DOC 组)、多西紫杉醇联合超声组(DOC+US 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组(DLLM 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 组),CCK-8 法检测细胞poison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Apoptosis 的形态,DAPI 荧光染色法观察Apoptosis 细胞核的改变。结果: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形态光滑圆整,无黏连;粒径分布范围为 170~590 nm,平均粒径为 350 nm;Zeta 电位为 -5.2 mV;微泡的包封率为 80.0 %,载药量为 18.5 % ;4 ℃ 条件下保存 14 天性质稳定;DLLM+US 组较其他各组对tumour细胞有更为明显的抑制增殖及诱导Apoptosis 效应(P<0.01)。结论:自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此微泡联合超声对人肝cancer HepG2 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tumour给药途径。

 

DPPC 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它属于磷脂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主要由甘油骨架、两个棕榈酸(一种饱和脂肪酸)残基、磷酸基团和胆碱组成。具体来说,甘油的 1 位和 2 位羟基分别与棕榈酸形成酯键,3 位羟基与磷酸基团相连,磷酸基团再与胆碱通过磷酸酯键相连。这种结构使得 DPPC 具有典型的两性分子特性,即同时拥有亲水性的 “头部”(胆碱和磷酸基团部分)和疏水性的 “尾部”(两个棕榈酸链)。

二棕榈酰磷脂酸(Dipalmitoylphosphatidic Acid,DSPA)主要由甘油骨架、两个棕榈酰基(来自棕榈酸)、磷酸基团构成。甘油的 1 位和 2 位羟基分别与棕榈酰基以酯键相连,3 位羟基与磷酸基团相连。这种结构使其具有明显的两性分子特征,即亲水性的磷酸头部和疏水性的两条棕榈酰基尾巴。

DPPE 是 1,2 - 二棕榈酰 - sn - 甘油 - 3 - 磷酸乙醇胺。它是一种磷脂,由一个甘油骨架、两个棕榈酰基(棕榈酸的酰基形式)、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乙醇胺组成。甘油的 1 位和 2 位羟基分别与棕榈酰基通过酯键相连,3 位羟基与磷酸基团相连,磷酸基团再与乙醇胺通过磷酸酯键结合。这种结构使 DPPE 具有两性离子的特性,即同时具有亲水性的头部(磷酸基团和乙醇胺部分)和疏水性的尾部(两个棕榈酰基链)。基于DPPC、DSPA、DPPE的性能,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合成如下:

DPPC结构式 

图:DPPC结构式

 

称量 DOC,DPPC,DPPE ,DSPA ,CH 置于西林瓶中,加适量氯仿充分溶解,置于恒温摇床内孵育成薄膜,冷却至室温,加 PBS 溶液、GL,充分混合,密闭西林瓶,全氟丙烷(C3F8)替代西林瓶中的气体,再置于恒温摇床孵育,银汞调和机上振荡,即得到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

 

结论:

该文献成功制备出基于DPPC、DSPA、DPPE合成的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该微泡具有包封率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联合超声对人肝cancer HepG2 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无创性、易重复性、费用低廉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