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作为生命体系的基石,拥有精妙复杂的一级结构序列,其氨基酸残基间相互作用是自组装的“密码”。在适宜条件下,氢键、疏水作用、静电引力及范德华力协同发力,驱动蛋白质自发汇聚、排列,逐步搭建起纳米尺度架构。例如,利用virus衣壳蛋白自组装成纳米笼,尺寸均匀、结构稳定,内部空腔容纳化合物分子,为化合物递送提供理想载具。
相较于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构建纳米结构,蛋白质自组装具有生物兼容性,源于生物体的蛋白质进入体内后,能安全穿梭于组织器官间;准确的自组装过程宛如微观世界的“榫卯拼接”,可重复性高,生成结构规整统一,利于标准化量产;值得一提的是功能可塑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修饰蛋白质序列,按需嵌入靶向、传感等功能模块,解锁多元应用场景。
在生物传感领域,蛋白质自组装纳米结构也有用处。在tumor靶向里,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携带化合物,表面靶向配体准确导航至目标组织,定点释放化合物,降低副作用;生物传感器领域,基于蛋白质自组装的纳米结构能捕捉特定生物分子,即时转化为可测信号。蛋白质自组装技术目前仍面临组装效率、环境稳定性等挑战。但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迭代升级,有望攻克难题。蛋白质自组装为生物纳米结构搭建注入强劲动力。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50/50, MW:25000的应用2025-04-18
羧基封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50/50 分子量30000的特性2025-04-18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分子量40000(50:50比例)的应用2025-04-18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羧基 50/50 分子量4000的优缺点2025-04-18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0K(50:50比例) PLGA50K 50/50的特性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