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最初被称为近晶型中间相,是单层或多层球形囊泡,主要采用来自于植物或动物的磷脂。当磷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时,会自发形成封闭囊泡,其具有同心脂质双层膜和亲水性内核。脂质体具有自发形成的闭合球形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同心弯曲脂质双层膜和胆固醇组成,他们的尺寸范围从20nm到几微米。由于脂质体中脂质具有两亲性质,因此,它们可以作为递送药物的候选载体。当遇到水性环境时,两亲物首先分散,当超过一定浓度时通过增加系统的熵而发生聚集。
脂质体分类
(1)单层脂质体:当脂质体含有单层双层脂质膜时,它们被称为单层脂质体。尺寸小于100nm的单层脂质体被称为小单层,尺寸大于100nm的被单层脂质体被称为大单层脂质体;
(2)多层脂质体:当脂质体含有许多同心双层脂质膜时,它们被称为多层脂质体。当脂质体包含封装在单个双层脂质膜内的几个非同心脂质体时,它被称为多囊脂质体;
(3)免疫脂质体:免疫脂质体是主要用于体内主动靶向药物的脂质体;
(4)隐形脂质体:为了能够避免吞噬作用并在体循环中循环较长时间的脂质体。通过亲水链如聚乙二醇(PEG)覆盖载体表面来隐形脂质体;
(5)脂质囊泡凝胶:当磷脂以较高浓度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它们形成半固体囊泡,被称为脂质囊泡凝胶。脂质囊泡凝胶通常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含有较高浓度的磷脂。脂质囊泡凝胶主要用作非胃肠道储库制剂。它们还可用作脂质体分散体的中间体,以防止药物渗漏并提高储存稳定性;
(6)脂质卷:脂质体卷是稳定的小型脂质体载体,主要由带负电荷的脂质如磷脂酰丝氨酸和二价阳离子如Ca2+组成。通常,它们的形态类似于多层的雪茄;
(7)纳米脂质体: 相较于微米级载体,它们有许多优点:能够避免被小吞噬细胞识别,从而在血液中循环时间更长;能够通过毛细Blood vessels和生物膜深入组织。此外,它们容易被细胞吸收,从而提高靶位点的Treatment 效果,在所需区域延长药效作用时间,甚至多达数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控释包封药物和实现准确靶向。
脂质体优缺点
优点:(1)作为药物传递载体,由于脂质体具有低Poison 性和免疫原性,组成部分(磷脂)的高度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及保护药物不被降解;(2)它们容易与各种配体和功能分子进行修饰,可用于靶向递送药物和基因药物。
缺点:(1)制备脂质体所需的辅料与设备所需的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脂质体剂型的成本较很多剂型高,因此脂质体价格较高;(2)当Treatment 需要高剂量时,阳离子脂质体可能会产生高Poison 性;(3)有抗Cancer药物的脂质体制剂的另一个缺点是当它通过静脉给药时缺乏靶向性,这会导致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4)不同批次间差异、灭菌需要、提高包封率需要、粒径控制、保质期及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都备受关注。